面對資源約束加緊,環境生態破壞,污染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為社會所廣泛關注的霧霾問題頻頻出現,這種靠環境紅利來支撐經濟發展的發展方式將難以為繼。面對資源約束加緊,環境生態破壞,污染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為社會所廣泛關注的霧霾問題頻頻出現,這種靠環境紅利來支撐經濟發展的發展方式將難以為繼。各方對環保產業市場的前景空間已經達成共識,但美好的預期如何轉化為現實的市場機會仍有待探索。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使用資源付費和誰污染環境、誰破壞生態誰付費原則。這些改革的信號為亟待政策突破、需求擴展的環保產業帶來重大利好。
也許正是看到了這片發展的藍海,眾多企業紛紛轉型加入,一時間,環保產業環保產業風生水起,招商證券甚至直接建議投資者準備迎接環保產業的黃金十年,但事實真的如此樂觀嗎?逼不出來的新生從廣義上講,環保產業泛指一切依附于環境保護而產生利潤的行業。具體到我國的發展來看,因為改革開放前污染狀況相對較輕,改革開放后,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發展方式又經常被各地方政府貫徹,環境問題長期擱置,所以在中國,這種產業原本并不存在。
近年來,隨著我國各大城市污染狀況的持續惡化,環保產業終于開始逐漸發芽。有行業分析師估算,2010年環保產業總產值約2萬億元,從業人數2,800萬人。其中環保裝備產值達到2,000億元,環保服務業經營收入達到1,500億元,環保服務業從業單位超過1.2萬家。近幾年間,我國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15%,大幅超過工業增速。
比中國稍早,環保概念也在世界范圍內擴展。據統計,全球環保產業的市場規模已從1992年的2,500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6,0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8%以上,遠遠超過全球經濟增長率。正是以上種種利好,讓許多人開始盲目唱多。他們認為環境污染本身對環保經濟來說就是一個天大的機會,污染越嚴重利潤空間越大,只要有公司愿意進行填補就會自然而然地掙錢。
即便從經濟邏輯來考察,上述觀點也是錯誤的。雖然空白市場的存在是攫取巨額利潤的前提,但產業經濟的協調性和我國相關政策的不確定性都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挑戰。所以想在環保產業掘金,要靠天時,要靠地利,更要靠自己。
2013年,在各大城市陸續推出限購新政的壓力下,中國汽車銷量再次逆勢上揚,年銷量在2009年的1,000萬輛基礎上,僅用三年時間就成功突破2,000萬輛大關,穩居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這其中大排量、高耗能的SUV又成為進口車中的絕對主力,僅捷豹路虎在中國的銷量就大增70%,達到71,940輛,一舉超越英國本土。當環境消耗型產業在一個社會成為重要產業時,環境保護型產業則要受到影響,這時許多從業者會懷疑未來的回報。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特殊路徑,政策的導向性總是十分重要,在一些人看來,環保產業之所以能在中國發芽,政府支持是主要動因。如果以這種觀點看來,2013年無疑是環保產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一年。去年8月,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不僅再次強調了資源環境制約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還首次明確了環保產業在我國產業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指出環保產業是可以拉動投資和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節能減排和民生改善的優先產業。但縱觀整個《意見》,業界關注的細節問題仍少有回應,未來,政府、企業、社會三方共贏的局面也還不明朗。
三方共贏的可能作為宏觀經濟的管理者,政府在整體上管住和在微觀上放活同等重要,而衡量產業政策是否靈活可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它能否激活社會(群眾)和市場(企業)兩個積極性,而這其中于企業應重在堵,于社會則應重在疏,當然這都是有前提條件的。
這個前提條件就是放開,市場經濟要想成型,政府必須放開,這是任何產業經濟發展都不可或缺的前提。中國做環保的企業太多了,一萬多家環保企業,不是剛剛涉足,就是只顧眼前沒有規劃。中興環保董事長魏興民在不同場合曾多次抱怨中國環境產業深受企業雜亂競爭無序之害,在他看來,環保產業迫切需要國家給予規范,但這并不是說禁止企業進入,也無意要扼殺小微企業的生存空間,而是要通過政策措施,把真正核心的資源留給真正能夠發揮的企業,嚴防發展動能被攤薄稀釋。
一直以來,稅收調節機制都是我國政府調控企業經營走向的重要手段,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其便利的操作性,也是在于對宏觀經濟調控效果的立竿見影,在環境問題已迫在眉睫的當下,這當然是一條可選之路。但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邯鄲陽光集團董事長韓玉臣就曾建議,國家應設立專項補助,包括減稅資金救助或扶持等,以盡快培育出上規模的民營環保企業。此外他也指出,目前減稅政策在執行上也還存在難度,迫切需要國家進行宏觀引導。
另一方面,在普通人和眾多小微企業眼中,中國整體的環境問題還顯得過于遙遠,能從環境保護中獲得多少好處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這時,環境溢價的獲取方式與多少就成了關注的問題,但和稅收政策類似,由于過于注重結果,許多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往往過粗過泛。北京達爾問自然研究所所長赫曉霞從北大環境學院博士畢業后,就一頭扎進農村開展實地研究至今,她表示,近年來,以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為代表,國家的一系列基本政策已經開始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后的重點應是繼續把工作做細、坐實。
讓環保參與者獲得溢價,就要從根本上改變以數字論英雄的老思路,讓三方共贏的環保市場成為現實,就要繼續堅持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政策思路,強化事中和事后的檢查監管,創新補償方式,著力在價格機制上下功夫。站在國家現代化的歷史大視角下,環保產業的推進無疑是華夏民族前無古人的重大事件,如果這些改革真的可以落到實處,中國將會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讓居民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也不再只是美麗的夢。